上海辦公定制家具保持30-50%高速增長
消費作為宏觀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之一,近年來對GDP的拉動已超過60%,與此同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基于此,居民對消費品已不單單滿足于填補空白需求,這不僅體現在食品飲料行業中,在辦公家具與家電行業也顯得尤為明顯。
家具和家電都是居住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居民居住消費最直接的體現。從過往的發展歷史看,二者都已過了行業的黃金發展期。前者雖然規模破萬億,但過去整個行業保持著“大行業,小公司”的特征,企業進入門檻低,產品依舊僅滿足于實用性和低廉性。而家電行業的巔峰期在上世紀90年代,經過十余年的滲透,一、二線城市家電的消費力也趨于平緩。未來這兩個行業的增長點將來自于居民消費升級下對功能性、舒適化、高端化及智能化的產品追求。我們看好消費升級下定制家具及小家電的成長性投資機會。
辦公家具:定制獨領風騷
根據Wind的統計數據,2015年國內居民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高達60.9%,較2014年提升了12.1個百分點,已連續三年保持上升態勢,與此同時,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升。2015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9萬元,同比增長8.9%,高于6.9%的GDP增速。
然而,與消費及收入水平連年增長相比,居民在家具行業的消費卻在持續減少,數據顯示,2010年家具制造行業在達到30.78%的高點之后開始震蕩走低,截止2015年末,增速已跌至9.3%的歷史低位水平。
家具制造業沒落不是沒有原因的,除了與房地產增速放緩有關,辦公桌,辦公椅產品品質也是主要問題之一。中國的家居行業規模雖超萬億,但由于技術門檻低,整個行業呈現出“大行業、小公司”的格局,截止2015年底,國內家具制造企業數量達到5290家,同比增長7%,數量接近歷史峰值。個體戶多了,不僅生產效率低,產品品質自然就存在問題。而且,為拼市場,多數文件柜家具制造商生產產品僅僅從功能的實用性以及價格的低廉性考慮,而忽視了對自身品牌形象及產品功能多樣化的塑造,難以形成競爭力,凝聚下游客戶群。
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對家具的需求已從實用型向個性化、舒適型轉變,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基于個性化定制的定制家具細分領域獲得了快速發展。博思數據顯示,近年來定制家具企業營收保持30-50%的高速增長,大幅超過行業平均增長水平。對于未來的成長,來自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定制家具細分領域占我國整體家具市場份額僅為20%左右,尤其是木質家具,滲透率不足10%,參照國外60-70%的市場滲透率,市場擴展空間極為廣闊。未來五年有望每年將保持18%以上的增速。定制家具將成為以前軟飲料中的植物蛋白飲品,因消費升級而享有優于行業平均水平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