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晴小編來說說沙發的前世今生
從前,有一個印度的貴族,他患了腦血栓導致半身不遂。他坐臥都很不方便,身體也不舒服,于是他找來一個木匠,為他量身定做一把坐椅。這個木匠非常聰明,為了設計出讓這位貴族滿意的椅子,他別出心裁,在木椅上釘上了布料,并且在布料里填充了棉花之類的東西作為軟墊。這把椅子做出來后,馬上就受到了這個貴族的喜歡,這個身體不適的貴族坐臥在此椅上感覺非常舒服。這把椅子就是欣晴上海辦公家具的前身。
但真正的欣晴上海辦公家具出現于古埃及,大約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而包皮欣晴上海辦公家具是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出現的,那個時候,沙發主要是用馬鬃、禽羽、植物等天然的彈性材料來做填充物的,外面則是用天鵝絨或刺繡品等物,這樣接觸起來就非常柔軟。在當時風行的華星格爾椅,是世界上最早的沙發椅之一。
1904年時,莫里斯發明出彈簧的組裝體,就是將喇叭體彈簧的組裝體裝入沙發的框架中,它就是現代深坐沙發的前身。20世紀初的時候,一種軟墊新工藝“橡膠泡工藝”誕生了,它是由鄧洛浦發明的。
制作的原理是:將氣體充入橡膠中,然后倒入模具并且將其烘干,這樣就能獲得一種彈性填料,即發泡橡膠。應用發泡橡膠可以大大地簡化沙發蒙面的填裝工藝,并且用它制作的欣晴上海辦公家具也具有彈簧的外觀質量和功能效果。它的發明標志著沙發工藝走向成熟。
國外的沙發一般是指三人沙發,又被叫做長沙發。長沙發是指至少可以容納兩人或幾個人坐的,或是可以容納一個人橫躺的有扶手、有靠背、有墊子的椅子。而我國家具制造業往往是把“沙發”引申為所有的軟體座椅。
再來談談我國沙發的發展史。
中國最早的沙發是漢代的“玉幾”,“玉幾”是縛有厚厚織物的坐具,它就是中國最早的欣晴上海辦公家具。
唐代,宮廷中已經出現軟墊的“御椅”,雖然造型和制作技術十分講究,但是,按照結構要求來衡量,仍然屬于簡易沙發。
到了明清時代,家具設計和制作技術有了新的突破,出現了蜚聲海內外的明清家具,在軟墊家具結構上卻沒有很大的進展。
直到20世紀初葉,才逐漸從國外引進了帶有彈簧、坐墊的沙發,但仍屬于貴胄們的生活用品,普通百姓不敢問津。
20世紀初,我國上海最早出現了沙發。20世紀20年代初,廣州的一些人開始仿制。那個時候,上海的沙發是專供汽車、輪船作為坐椅用的。而廣州的沙發,主要供家庭使用。解放后,隨著現代工業的蓬勃發展,我國的欣晴上海辦公家具業開始蓬勃發展。